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解释地方金融治理中的普遍现象,即地方政府为什么选择混合治理结构、何以介入金融纠纷以及风险分担规则为何不确定。通过引入风险转化的分析视角,本书揭示了这些现象的内在关联及背后的制度逻辑。本书是国内金融社会学领域的一项有益探索,有助于我们以不同于金融学和法学的视角理解金融治理,从而为分析急剧变迁社会中的秩序形成问题提供一些线索。
目录
版权信息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编委会
总序 推进中国社会学的新成长
在传统中发展现代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地方金融治理:背景、现象与问题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市场治理与制度形成的文献分析
第一节 地方政府的市场角色与治理情境
第二节 市场制度的社会建构:市场社会学的研究
第三节 制度形成与变迁的一般理论
第三章 一个风险转化的分析视角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分析逻辑
第二节 市场治理中的政府介入:条件、机制与结果
第三节 核心论点与分析框架
第四章 案例背景:服务中心概况
第一节 服务中心的组织模式
第二节 服务中心的内部结构
第三节 服务中心的业务流程
第四节 中介机构的业务模式
第五节 服务中心的发展状况
第五章 混合治理:风险转化的结构来源
第一节 故事回放:服务中心的缘起
第二节 混合治理结构的选择
第三节 混合治理与风险转化
第六章 退出成本:政府介入的内在机制
第一节 难以退出的市场
第二节 难以退出的谈判
第三节 一起借贷纠纷
第七章 规则变动:政府介入的可能结果
第一节 风险分担规则:选择与竞争
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规则博弈
第三节 风险自担还是风险共担:规则的实际变动
第八章 地方金融治理的制度逻辑
第一节 地方金融治理的制度环境
第二节 治理结构选择的两难与策略
第三节 政府—市场边界的变动机制
第四节 风险分担规则的不确定
第九章 结语:市场治理的社会学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编委会
总序 推进中国社会学的新成长
在传统中发展现代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地方金融治理:背景、现象与问题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市场治理与制度形成的文献分析
第一节 地方政府的市场角色与治理情境
第二节 市场制度的社会建构:市场社会学的研究
第三节 制度形成与变迁的一般理论
第三章 一个风险转化的分析视角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分析逻辑
第二节 市场治理中的政府介入:条件、机制与结果
第三节 核心论点与分析框架
第四章 案例背景:服务中心概况
第一节 服务中心的组织模式
第二节 服务中心的内部结构
第三节 服务中心的业务流程
第四节 中介机构的业务模式
第五节 服务中心的发展状况
第五章 混合治理:风险转化的结构来源
第一节 故事回放:服务中心的缘起
第二节 混合治理结构的选择
第三节 混合治理与风险转化
第六章 退出成本:政府介入的内在机制
第一节 难以退出的市场
第二节 难以退出的谈判
第三节 一起借贷纠纷
第七章 规则变动:政府介入的可能结果
第一节 风险分担规则:选择与竞争
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规则博弈
第三节 风险自担还是风险共担:规则的实际变动
第八章 地方金融治理的制度逻辑
第一节 地方金融治理的制度环境
第二节 治理结构选择的两难与策略
第三节 政府—市场边界的变动机制
第四节 风险分担规则的不确定
第九章 结语:市场治理的社会学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在传统中发展现代
静林寄来书稿《地方金融治理的制度逻辑》,嘱我写序,让我想起二十多年前我请老师写序时的情景。当年,我拿着书稿请老师写序,老师秒应。对静林的托付,我自然没有迟疑。老师们总以为在学生的成长中自己有一份责任,支持学生成长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这,大概是中国的师生之道吧。
老师们都知道,大学是通行于世的现代教育制度的产物,而中国现代教育制度还是中国现代化痛苦进程的产物。在现代教育制度中,老师教书只是一份职业,学生是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与老师无关;学生是否毕业,则是学校的事情,也与老师无关;老师的职责是教好书、做好科研。课程一旦教完,师生之间的关系便告结束;学生毕业走出校门,更与老师无关了。
如果中国现代教育制度是在零基础上建立的,估计,对上面的角色划分没有异议,师生关系也应该是制度约定的样子。可事实是,在采用现代教育制度之前,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师生关系史,早已形成了一套师生之间的行动规则。“教不严,师之惰”,“师生如父子”等等,让老师对学生的许多责任与生俱来;反过来,学生对老师的特别尊敬也理所当然,师生关系俨然是中国社会秩序中最具有示范性的一部分。尽管现代教育制度在中国推行了一个多世纪,可静林嘱我写序和我的承诺,一如我请老师写序和老师的应允,我们似乎依然在践行中国古老的师生之道,而不是遵循现代教育制度的岗位职责。同时我还相信,在我身上体现的师生之道在中国现代教育实践中绝不是个案!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经历了一百多年,许多事实告诉我们,传统社会规则(social norms)并没有因为市场化、工业化、全球化等的发展而完全代之以现代规则(rule by law)。许多传统社会规则就像师生之道一样,依然在维系着中国社会的延续,凝聚着社会的纽带,塑造着社会的秩序。社会规则无处不在,新生事物的发展,大抵总离不开社会规则尤其是传统社会的约束,这大概是戴维斯特别区分成……
静林寄来书稿《地方金融治理的制度逻辑》,嘱我写序,让我想起二十多年前我请老师写序时的情景。当年,我拿着书稿请老师写序,老师秒应。对静林的托付,我自然没有迟疑。老师们总以为在学生的成长中自己有一份责任,支持学生成长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这,大概是中国的师生之道吧。
老师们都知道,大学是通行于世的现代教育制度的产物,而中国现代教育制度还是中国现代化痛苦进程的产物。在现代教育制度中,老师教书只是一份职业,学生是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与老师无关;学生是否毕业,则是学校的事情,也与老师无关;老师的职责是教好书、做好科研。课程一旦教完,师生之间的关系便告结束;学生毕业走出校门,更与老师无关了。
如果中国现代教育制度是在零基础上建立的,估计,对上面的角色划分没有异议,师生关系也应该是制度约定的样子。可事实是,在采用现代教育制度之前,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师生关系史,早已形成了一套师生之间的行动规则。“教不严,师之惰”,“师生如父子”等等,让老师对学生的许多责任与生俱来;反过来,学生对老师的特别尊敬也理所当然,师生关系俨然是中国社会秩序中最具有示范性的一部分。尽管现代教育制度在中国推行了一个多世纪,可静林嘱我写序和我的承诺,一如我请老师写序和老师的应允,我们似乎依然在践行中国古老的师生之道,而不是遵循现代教育制度的岗位职责。同时我还相信,在我身上体现的师生之道在中国现代教育实践中绝不是个案!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经历了一百多年,许多事实告诉我们,传统社会规则(social norms)并没有因为市场化、工业化、全球化等的发展而完全代之以现代规则(rule by law)。许多传统社会规则就像师生之道一样,依然在维系着中国社会的延续,凝聚着社会的纽带,塑造着社会的秩序。社会规则无处不在,新生事物的发展,大抵总离不开社会规则尤其是传统社会的约束,这大概是戴维斯特别区分成……
精彩书摘
第三章 一个风险转化的分析视角
正如第一章所指出的,笔者困惑于地方金融治理过程中常常出现的一连串现象:事前,地方政府为什么在宣称与市场保持距离的同时,又需要而且能够或明或暗地介入交易活动?事后,作为规则制定者和市场监管者的政府,为什么会介入交易纠纷?事前多方正式约定的风险分担规则,为什么事后会在风险自担与风险共担之间呈现摆动不定的状态?由于已有的研究工作难以全面和细致地解释这些问题,所以本研究试图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构建一个基础的分析框架,将地方政府与市场主体的互动过程置于更大范围的外部制度环境中进行考察,从而为揭示市场治理的社会基础提供一种可能的理论视角。
总的来说,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包括三个核心环节,即风险转化—政府介入—规则变动,意在表明经济风险向政治风险的转化是影响政府事前宣称与市场保持距离而事后又时常介入交易纠纷的重要因素,而风险分担规则的变动则是地方政府[1]介入交易纠纷之后多主体相互博弈的可能结果。具体而言,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主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样的结构因素会影响经济风险向政治风险的转化?第二,面对风险转化,政府介入交易纠纷的机制是什么?第三,政府介入交易纠纷的过程中,风险分担规则一般会如何发生变动?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分析逻辑
风险视角是观察现代社会特征的重要切入点(泰勒-顾柏、金,2010),关于风险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涉及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金融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属于交叉性极强的研究领域。由于金融领域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风险,所以风险视角对于理解地方金融治理的过程和机制就更为重要了。不过,对于风险本身的深入探讨并不是本研究的目的和重点,因此笔者不对社会科学的风险研究工作进行系统回顾。[2]本研究强调的是不同风险之间的转化,会对地方金融治理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及市场规则等产生重要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风险是交易的固有特征,存在于交易和治理机制的诸多细节之中,市场主体会在缔约前、缔约中、缔约后通过多种方式降低风险(Williamson,1979,1985,1996,1998);同时,政府在治理民众的过程中也高度关注自身风险,依据不同的风险情境来选择治理结构和行为方式(费孝通,2009;曹正汉,2011,2014a,2014b;吕方,2013;Cai,2008)。上述从风险视角出发的研究工作,分散在经济组织形式(较少关注政府行为)和政府行为研究(较少关注市场特征)两个领域。本研究将这两方面的研究进行整合,建构风险转化的理论视角,并将其运用于地方金融治理的过程和机制分析。从风险转化视角出发理解地方金融治理,有助于我们把握地方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核心互动逻辑。
一 经济风险与政治风险
在具体介绍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的概念之前,笔者首先对本研究中的风险概念进行说明。本研究采用刘新立(2006:10)的界定,即“风险是指客观存在的,在特定情况下、特定期间内,某一事件导致的最终损失的不确定性”。刘新立的这一界定强调了风险的三个特性,即客观性、损失性和不确定性。另外,从风险的内容和结构来看,“风险本质上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者构成的统一体,这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即风险因素增加会提高风险事故产生的可能性,风险事故则会引起损失”(刘新立,2006:16)。
正如第一章所指出的,笔者困惑于地方金融治理过程中常常出现的一连串现象:事前,地方政府为什么在宣称与市场保持距离的同时,又需要而且能够或明或暗地介入交易活动?事后,作为规则制定者和市场监管者的政府,为什么会介入交易纠纷?事前多方正式约定的风险分担规则,为什么事后会在风险自担与风险共担之间呈现摆动不定的状态?由于已有的研究工作难以全面和细致地解释这些问题,所以本研究试图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构建一个基础的分析框架,将地方政府与市场主体的互动过程置于更大范围的外部制度环境中进行考察,从而为揭示市场治理的社会基础提供一种可能的理论视角。
总的来说,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包括三个核心环节,即风险转化—政府介入—规则变动,意在表明经济风险向政治风险的转化是影响政府事前宣称与市场保持距离而事后又时常介入交易纠纷的重要因素,而风险分担规则的变动则是地方政府[1]介入交易纠纷之后多主体相互博弈的可能结果。具体而言,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主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样的结构因素会影响经济风险向政治风险的转化?第二,面对风险转化,政府介入交易纠纷的机制是什么?第三,政府介入交易纠纷的过程中,风险分担规则一般会如何发生变动?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分析逻辑
风险视角是观察现代社会特征的重要切入点(泰勒-顾柏、金,2010),关于风险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涉及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金融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属于交叉性极强的研究领域。由于金融领域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风险,所以风险视角对于理解地方金融治理的过程和机制就更为重要了。不过,对于风险本身的深入探讨并不是本研究的目的和重点,因此笔者不对社会科学的风险研究工作进行系统回顾。[2]本研究强调的是不同风险之间的转化,会对地方金融治理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及市场规则等产生重要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风险是交易的固有特征,存在于交易和治理机制的诸多细节之中,市场主体会在缔约前、缔约中、缔约后通过多种方式降低风险(Williamson,1979,1985,1996,1998);同时,政府在治理民众的过程中也高度关注自身风险,依据不同的风险情境来选择治理结构和行为方式(费孝通,2009;曹正汉,2011,2014a,2014b;吕方,2013;Cai,2008)。上述从风险视角出发的研究工作,分散在经济组织形式(较少关注政府行为)和政府行为研究(较少关注市场特征)两个领域。本研究将这两方面的研究进行整合,建构风险转化的理论视角,并将其运用于地方金融治理的过程和机制分析。从风险转化视角出发理解地方金融治理,有助于我们把握地方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核心互动逻辑。
一 经济风险与政治风险
在具体介绍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的概念之前,笔者首先对本研究中的风险概念进行说明。本研究采用刘新立(2006:10)的界定,即“风险是指客观存在的,在特定情况下、特定期间内,某一事件导致的最终损失的不确定性”。刘新立的这一界定强调了风险的三个特性,即客观性、损失性和不确定性。另外,从风险的内容和结构来看,“风险本质上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者构成的统一体,这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即风险因素增加会提高风险事故产生的可能性,风险事故则会引起损失”(刘新立,2006:16)。
评论意见都是关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