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政商关系研究工作坊圆满落幕!

2024年11月2日,第九届政商关系研究工作坊在铜仁学院顺利召开。本届工作坊的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由铜仁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私营企业主群体研究中心和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共同主办。

开幕式于上午举行。在开幕式致辞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铜仁学院副校长唐磊指出,综合政治学、公共管理、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集群”,来讨论中国式现代化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问题非常有意义,他对参与此次工作坊的专家学者和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并对铜仁学院的安排表示感谢。

随后,铜仁学院副校长杨建致辞,他回顾了铜仁学院的发展历程,表示学校将以科研为先导,积极服务地方政府决策与地方产业发展,并诚邀各位专家学者与铜仁学院在贵州省营商环境改善、新型政商关系构建等问题领域中加强研究合作。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黄冬娅教授以《平台监管权与央地分治转型》为题,讨论了中国平台经济发展中的监管问题,特别是平台监管权的集中趋势及其对央地关系的影响。黄教授指出,中国传统的地方分权体制使地方政府在发展与监管之间寻求平衡,但平台经济的崛起引发了国家监管权的纵向集权。平台经济具有垄断性和跨区域性,使得监管权从区县逐步集中到省级和中央层面,造成了地方政府在监管与发展之间的张力加剧。此外,黄教授认为,中国监管权集中的趋势不仅对经济领域产生影响,也对政治信任、政商关系以及央地分治的传统构成新挑战。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兵教授和博士生曾曼佳以《国企再社会化:扶贫模式变迁与地方政府行为策略》为题,讨论了在扶贫模式的变迁中,地方政府如何通过国企实现社会治理和政策目标。他指出,从传统的行政主导扶贫到2015年后产业振兴阶段,地方政府引入更多市场和社会力量,特别是推动地方国企来开展扶贫工作。管教授将此称为“国企再社会化”,即国企承担了超越市场逻辑的社会责任,与80年代的市场化改革形成对比。在经济落后地区,国企不仅推动经济发展,还扮演实现政府政策目标的角色,这一现象体现了嵌入性理论中的双向运动,即市场逻辑与政府逻辑的交织。这种嵌入性机制赋予国企复杂的社会责任,有助于巩固脱贫成果并助力乡村振兴。国企“再社会化国企”的过程中,主要有国有独资与控股、参股、联营这几种机制。相比较于科层制而言,以地方国企为中介,实现政府、国企、集体经济组织的多层级合作,不同形式的国企参与模式在设计上满足政府发展产业、扶贫、经济建设的不同目标。地方国企的发展是多重嵌入性的,国企发展:既要市场、又要政治、还要民生。紧密的多重嵌入性关系是乡村产业振兴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不能脱嵌,各方都不可以离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吕鹏研究员以《社会学视野下的资本研究》为题,阐述了资本在社会中的多维度角色及其对现代社会结构的影响。首先,他探讨了资本的双重性,即资本在经济发展中既有积极的推动力,也伴随负面效应。他进一步指出,社会学对资本的研究不仅关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涉及到社会阶层的形成、财富分配、以及政府与企业的互动关系。他进一步强调了不同类型的资本及其在社会、国家、技术领域中的作用,提出资本与国家关系日益密切,资本正逐步承担部分治理功能。面对当今平台经济的迅速发展,吕鹏研究员呼吁在资本扩张中保持社会公正,通过多层次的治理框架实现资本健康发展,并主张超越批判视角,推动资本为社会创造更多积极价值。

当日下午,五个平行论坛同时进行,分别是“平台经济与平台治理”、“产业政策与科技创新”、“营商环境与企业发展”、“县域经济与数字乡村”、“数字治理与数字经济”。

 

  • 平行论坛一:平台经济与平台治理

该论坛由中山大学黄冬娅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向静林副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钟瑞雪同学、上海大学贾文娟副教授、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杜楠楠、中国社会科学院政光景助理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黄靖洋研究助理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刘金龙、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严文利、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李瑞依次进行汇报。黄冬娅教授、向静林副研究员、贾文娟副教授、政光景助理研究员、黄靖洋研究助理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晓玉助理研究员作相关评议。

向静林、钟瑞雪和艾云研究了高层级政府的数字信息优势和低层级政府的属地信息优势特征,发现二者的信息优势之间并非替代关系,而是互依关系,通过自上而下的信息计算、研判、推送和自下而上的信息摸排、核验、反馈,多层级政府在信息优势分化的基础上走向“上下共治”。

贾文娟研究了第四次技术革命以来劳动呈现出的各种新状态,分别从劳动方式、劳动时空及劳动组织和制度进行挖掘,研究发现新劳动的核心特质是破壁性与关联性,自上而下的制度规章与自下而上的自主工作加以结合,劳雇双方的身边边界变得模糊,氛围、体验等非制度因素成为激发生产活力的关键。

杜楠楠基于平台企业A公司的案例研究,探讨了多元政策影响平台政企关系的机制和逻辑。发现企业会根据多元政策领域的要求,调整自身战略和运营模式,以在保持合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多元政策领域中不同的政企利益契合让国家与A公司形成了“分化型政企关系”,不仅反映了国家与企业之间合作与控制的平衡,还体现了现代平台企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扮演的多重角色。

政光景采用文本分析法,以农民在某乡村治理平台上的话语实践为研究对象,发现当前的数字化治理存在悖论,难以简单通过数字化治理平台,提高生产端农民话语公共性水平,根源可能在于避免“枪打出头鸟”的做本分农民心理。农民作为生产者,农民话语存在由社会性中介的公共性“负反馈”现象,而作为话语接受者,话语公共性对社会性呈现正向促进效应,

黄靖洋通过对比分析欧盟、以色列、法国和中国在智慧城市上的领先技术实践,以中国的技术解决方案在南部非洲的实践为分析对象,反思了技术方案主义,发现西方的数字技术不必然等同于“解放技术”,尤其在强制机关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并不以体制为转移。而批评中国输出与西方对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另一种欠缺考虑的制度决定论,需要从跨学科角度理解当地的技术转化和采纳过程。

刘金龙和李凌浩利用在人工数据集上微调的BERT预训练模型,对中国某数字平台上1.5万个村庄的村规民约进行多重分类,探讨国家意志在村庄治理规则中的展现,发现村规民约中存在国家化趋势,但国家意志在不同地区的体现存在显著差异,也即国家意志的地方性阐释。且国家意志条款与地方性条款在运作逻辑和合法性基础上存在明显差异,体现国家意志的条款往往以惩罚形式在村规民约中出现,而非国家意志条款则多以倡议和奖励的形式呈现。

严文利以某平台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为案例,对其项目实践过程中企业与基层政府的协同治理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乡村CEO的行政吸纳具有公共属性,保障了“政府主导”的项目推进,重构了基层治理的政治生态。乡村CEO作为村两委成员,保证了基层政府在项目运行过程中不会受到企业的主体性争夺,乡村原有的政治生态在企业进入基层过程中被重构,被企业动员的人群成为辅助原来两委成员的新势力。年轻的、外来的、平台企业资助和扶持的“乡村新精英”取代了年长的、留守的、自有资源的“乡贤”。

李瑞以某平台企业公司的决策过程为案例,运用垃圾箱决策理论和过程事件分析法,通过深度访谈和非参与式观察,对SSV决策过程深入挖掘,发现组织的共识决策经历了寻找“识”的过程和建立“共”的过程,问题、解决方式、决策者和决策机会四大源流表现出“有组织的无序”,但表征的不可控之下是组织的“关键少数”决策者制定决策框架,由“多数普通”决策参与者填充“血肉”,经过“有序”的讨论后产生了“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这一决策文本,形成了组织的最大公约数。

该分论坛的评议人黄冬娅、向静林、贾文娟、政光景、黄靖洋、刘晓玉六位老师肯定了文章选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内容和田野的扎实性,也从理论视角、资料处理等方面对研究提出了丰富的意见和建议。

 

  • 平行论坛二:产业政策与科技创新

该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陈玮副教授主持。陈玮副教授、清华大学李君然讲师、铜仁学院彭虹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禹心郭助理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王修晓副教授、广东财经大学谢昕琰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林凯源博士后、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陈博、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刘万群、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陈丹霞依次进行汇报。王修晓副教授、谢昕琰副教授、陈玮副教授、李君然讲师作相关评议。

陈玮的研究提出,中国的产业和科技政策之所以取得成功,部分原因在于中国拥有一个能够(但并非总能)在不同官僚机构之间协调政策的制度体系。案例研究表明,当中国的官僚机构能够密切协调政策时,确实可以实现目标产业的快速赶超,如中国的高铁产业;而当中国的官僚机构不能有效协调政策时,则无法实现目标产业的赶超,如中国的汽车产业。研究通过深度案例首次展示了东亚发展型国家模型中的政治逻辑,为大中型发展中国家制定其产业和科技政策提供了重要借鉴。

李君然提出政府是否能够发展出精准的产业政策取决于国家是否对工业活动有足够的理解能力,即发展出相应的制度性框架来持续地获取相应的信息并实现职能整合。从集中式的发展型国家向网络化的发展型国家转型,是一个结构和能力互动的过程。其核心并不是政府形态或结构的变化,而是如何通过能力建设,帮助政府理解赶超时期被区隔开的不同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经验来看,转型可能会需要超越结构的政治力量、制度化的网络安排、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转型发生的关键在于新的预期如何形成,新的主体如何纳入,新的关系如何构建。

彭虹教授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作为代表性政策,分析创新激励型减税政策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效应与机制,并利用2015-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创新激励型减税可以显著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但该政策具有边际效应递减的特征;(2)该类型政策主要通过激励企业扩大研发投入、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推动人力资本升级等机制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3)在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以及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中,创新激励型减税政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效应更加强烈。

禹心郭基于第十二次中国民营企业调查分析发现,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受到其他企业环保战略的影响,企业间环保行为存在明显的同行竞争效应,具体表现为:同行业内的环保行为竞争压力越大,企业越倾向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而在创新方式上,企业越可能研发“模仿式”或“探索式”绿色技术。研究还发现,企业所在地的知识产权保护较差和企业营商环境较弱,企业间环保行为的同行竞争效应越弱;由企业内部融资状况发现,融资约束较轻的企业在“探索式”绿色创新方面有更强的效应;实施绿色创新的企业可以更有效地获得合法性资源,包括当地政府支持、获得优惠政策和新增市场投资等优势。

王修晓基于中国私营企业调查第十二次(2016)、十三次(2018)两轮数据,关注政治吸纳、党组织嵌入两种制度逻辑对私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复杂影响。实证结果发现:(1)相较于政治吸纳,党组织嵌入更为显著地提高企业研发创新投入的概率;(2)家族绝对控制会降低党组织嵌入对规模以下企业研发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3)规模以下企业的企业主个人决策穿透力更大,且与党组织能够实现合力,规模以上企业的党组织则与集体决策模式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研发创新投入;(4)企业主特征也会影响党组织对创新投入影响的复杂作用。

谢昕琰提出现有关于融资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文献多将关注点放在股权融资、风险投资等间接融资方式,而对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方式——银行贷款则相对关注较少。他采用中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总体上,银行贷款比例越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越多;更细致的因果分析发现银行贷款的作用更多体现在最初的创新决策上,而对后续创新水平的增加效果不明显。同时,研究发现了创新信心能放大贷款对技术创新的作用。

林凯源以上汽通用五菱推出的纯电小型乘用车宏光MINI EV为例,探讨在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全球气候行动、推动交通领域低碳转型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如何协助企业基于成熟技术进行产品创新,实现不同于追求前沿技术和全方位变革的“错位转型”。研究表明,在政府的“空间补贴”下,企业充分挖掘自身长期积累的资源基础,精准捕捉用户最核心的出行需求,整合、重组和动员组织内部的资源和进行开放创新,能够塑造新的市场空间,以商业成功和市场认可,开拓出单一电动化、不追求长续航里程的低碳转型路径。

陈博认为中国能在新能源汽车这一新兴产业取得阶段性领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央政府的“换道超车”策略。这个策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中央政府抓住汽车行业技术范式变迁的时机,引导汽车产业发展的主导技术路径从燃油汽车转向新能源汽车。第二步策略是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时,结合本土产业基础,选定电动技术路线。第三步策略是实施系统且动态的产业政策体系,从而建立起完整市场生态,企业在生态之中逐渐培育领先优势。

刘万群基于历史材料与田野调研材料,发现中国产业政策结构呈现出主从次序特征。一方面,制度性主从次序导致不同类型企业(国企、民企与外资企业)在资源获取方面呈现出系统性差异;另一方面,实践性主从次序则导致不同类型企业得到的资源呈现出个体性差异。实践性主从次序对制度性主从次序具有延续、加强或者消解作用。主从次序的形成是政治逻辑与转型逻辑交叠所致。

陈丹霞基于对J市揭榜挂帅项目的过程性考察,重点探讨揭榜挂帅如何破解产业政策在推进技术创新所面临的信息甄别、监督考核和风险控制的困境。研究发现,揭榜挂帅同时发挥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不仅能够减少技术和市场的双重不确定性,克服政府介入面临的信息甄别问题,同时还能有效应对政府介入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监督考核和风险控制等问题。

该分论坛的评议人陈玮、李君然、王修晓、谢昕琰四位老师肯定了文章选题和内容,从比较案例分析、核心文献对话、因果机制分析、概念化和操作化、理论与经验的贴合、文章内容编排等方面提出细致意见和建议。

 

  • 平行论坛三:营商环境与企业发展

该论坛由华南理工大学管兵教授主持。贵州财经大学王丹同学、广西民族大学张华副教授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吴月教授、武汉大学刘景南讲师、东南大学叶茂鑫副教授、同济大学孙明副教授、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孟凯旋、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刘阳依次进行汇报。管兵教授、叶茂鑫副教授、孙明副教授、《山东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王苏苏老师作相关评议。

王丹采用内容分析法,以2015-2023年258份省域营商环境政策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考察地方营商环境改革中的注意力配置偏好,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营商环境改革中经历探索-初步形成-发展-转型四个阶段,不同阶段地方政府注意力配置特征不同。空间维度上地方政府政策制定受到内外部压力双重影响,呈现同质化与差异化并存特征。

张华和吴月基于2018年前全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检验了私营企业主政权支持的影响因素,发现基于长期的文化和价值观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权支持影响最大的因素,主观经济、社会和政治地位评价则对政权支持起到微弱的负面影响。无政治参与、无体制内经历和群众,小微企业家群体在文化及价值观认同对政权支持的影响上表现出更强的正向效应。人大政协身份、体制内经历、党员和大中型企业的企业主在通过风险认知对政权支持的影响上更强。

刘景南关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商关系与民营企业的预期之间是什么关系?政府如何通过政商关系的转型来提升民营企业的经济预期?研究将权力与资本关系的市场化,以及政府监管体制的制度化两个维度切入,建立二维理论框架,以解释政商关系转型影响民营企业经济预期的内在机制,从而为政商关系研究做出独特贡献。

叶茂鑫关注企业家的社会起源分析对企业环保革新的影响。企业主社会起源包括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社会起源类型包括:草根型企业家、市场型企业家和内源型企业家。市场型的企业家更有可能进行企业的环保革新,其次是内源型企业家,而草根型企业家参与此类创新的可能性最低。网络嵌入是草根型企业家和精英企业家(市场型和内源型)CEI差异的原因,而印象管理解释了市场驱动型和内生型企业家之间的差异。

孙明认为正式制度作为一种公共产品,能够有效提升民营企业家的营商环境感知。相比地方政府基于效率逻辑的选择性扶持,制度普惠比资源特惠更具公平性。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企业所在城市客观的法治环境、政务环境、税务环境越好,企业家个体主观的营商环境感知也更好,尤其是法治环境的优化更有利于小微企业家。因此,营商环境的优化重在“环境”,关键是具有普惠性质的制度建设,使各类民营企业公平地享有政府的服务。

孟凯旋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与混改企业之间的关系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文章探究在充分市场竞争行业中国家与不同混改企业的政企关系差异及其解释。文章发现,国企集团面临的政策风险差异是解释不同政企关系的核心因素。揭示政企关系差异化及其原因,有助于理解混合所有制中的国家角色调整和逻辑。

刘阳提出转型国家中制度环境的改善,会显著增加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意愿。发掘了不同于庇护主义模式下企业发展和产权保护的政治参与动机,在制度环境改善后,政治认同作为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重要动机,也开始发挥作用。在政治认同模式下的政治吸纳,相比于庇护模式下的政治吸纳,更有利于转型国家的政治稳定。

该分论坛的评议人管兵、叶茂鑫、王苏苏、孙明四位老师肯定了文章选题的新颖性和重要意义,也从定量模型的概念操作化、内生性问题、编辑审稿等方面对研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研究的细致建议。

 

  • 平行论坛四:县域经济与数字乡村

该分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付伟副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滕飞、河海大学邵占鹏副教授、中共浙江省党校高孟然讲师、北京师范大学蒋安丽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颜燕华助理研究员、东北师范大学冯耀云讲师、中南民族大学徐霞讲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李港依次进行汇报。北京师范大学蒋安丽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颜燕华助理研究员、河海大学邵占鹏副教授和《贵州社会科学》期刊编辑部编辑王付老师作相关评议。

付伟、滕飞基于案例研究发现,传统产业的灵活性与数字时代的产业要求形成冲突,需要与新技术、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相互调适。这个调适过程是指数字经济所催生的新产业链环节与传统柔性产业链互相磨合并最终耦合为一个数字柔性产业链的过程。传统产业因缺少整合能力而逐渐丧失对流量和生产的控制权,从而产生不确定的经营风险。数字柔性产业链实际上是产业链中利益格局重新调整的结果。

邵占鹏从“平台”和“平台思维”的内涵与外延切入,重新思考社会治理中的各种数字平台对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指出平台思维的三重维度和对应的分析层次、测量方式、机制过程和目的。“平台思维”在各地的实践中存在各种偏移和误用,导致了平台技术无法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发挥最大价值。

高孟然基于义乌市场的跨国赊账的困惑现象提出研究问题,并从“作为行动的信任”的视角切入,研究发现构建信用的重点在于对不信任的处置。义乌市场倾向于以一种发展的、情境式的观念给予信用。缺乏资本的外商与义乌商人建立一种负有义务的价值联系,并将合作内化为一种回报的责任,实现互助互信的共同成长,并在不稳定的条件下建立了稳定的贸易伙伴关系。同时,政府和多种社会组织的积极干预控制了赊账贸易的风险。

蒋安丽通过对一个农村工业化的过程研究,发现农村存在令人困惑的“亏本”农业工业化开发工程现象。研究发现,农业发展存在专用性强、项目化、投资高门槛化、依赖政府招商引资行为的特征。同时,这一农业经营模式也包含了多重目的:满足产业发展和农业产值增长的考核需求、捆绑多元利益主体实现多重社会效益、加强政府对土地使用和农业的监管、以及打造亮点农业项目提升政府形象和政绩。

颜燕华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为个案,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研究的基本议题,呈现了产业社会学研究从乡土出发的研究特点和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学科探索历程。研究者在不同时期分别针对三农问题、乡镇企业、资本下乡、产业集群、数字转型等现象展开研究。相关研究在方法上形成了中国产业社会学研究的特色。不同时期的研究从宏观机制、社会主体、社区动力、治理后果、社会基础等层面系统阐述了中国产业现代化从乡村而起、因乡缘而兴的具体机制,在理论上形成了对中国乡村产业现代化进程的独特理解,实质上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学术研究传统。

冯耀云通过对贵州某村的现象级文化现象为例,通过构建政府赋权/控制、企业商业化的双重维度,构建出一个乡村振兴的解释框架。研究表明,较高的政府赋权与企业商业程度较高将有助于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徐霞通过对浙江某县行政执法过程的案例考察,提出实践路径、实际效果、理论逻辑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并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的分析框架,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行政执法机构通过五个机制实现了数字化技术与行政执法的有机融合,做到及时制止、精准执法、提升基层执法质效、优化营商环境等行政执法过程优化的目标。

李港从县域产业发展中扶持高污染企业与重视生态保护并存的现象悖论引出政商关系的理论问题。研究发现,民营企业通过与地方政府、地方社会进行复杂互动,逐步建构了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能动性,获得了与政府平等对话的权利。企业的能动性建构包括整合社会资本、获取行政资本及提升内部管理能力等多个方面。企业能动性的建构不仅体现在其外部互动策略的强化,更在于企业对内部结构的有效管理和社会责任的积极履行。

该专题的四位评议人付伟、邵占鹏、蒋安丽、颜燕华和王付,对专题中研究者的文章立意、研究背景、问题价值、竞争性解释、行文结构、理论贡献都予以较高的评价。同时,评议人也对可能的改进方向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 平行论坛五:数字治理与数字经济

该分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刘学副研究员主持。刘学副研究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姬广绪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王倩楠、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王瑛璞、杭州师范大学宋庆宇副教授、国家信息中心赵文景副研究员、贵州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冯碧楠同学和贵州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王娇依次进行汇报。杭州师范大学宋庆宇副教授、国家信息中心赵文景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学副研究员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姬广绪副教授作相关评议。

刘学基于某数字乡村治理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揭示乡村治理数字化图景和基层治理数字化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从时空结构来看,基层治理的数字化参与具有尝新期、平稳期、过渡期三阶段,并在空间上从中部向两翼扩散;从村内关系结构来看,关键群体能有效提升村庄的参与水平;从数字化表达来看,在线村民的情感结构呈现“利益/情感”“政治/社会”的双重二元结构。平台企业运营中面临的政企关系、社会关系、虚拟关系对平台应用的程度与质量具有关键影响。

姬广绪以四川杨柳村苹果电商产业发展为例,探讨作为基础设施的电商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如何铺设技术系统与构建关系网络。研究发现,在很多地区,电商发展并非自发完成,而是一个动员的过程。政府、龙头企业和电商巨头、本土经营者等主体在铺设电商技术系同时也建构了一个新的社会关系网络。但技术在借助国家政策、资本进入农村后也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农户生存空间被挤压,风险增加,收入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被削弱。

王倩楠基于访谈与实地调研,提出了关于人宠关系转型与宠物友好城市打造的三个思考。第一,宠物作为家庭成员,这一观念的转变是因为一种新的亲情伦理正在形成。第二,从爱宠到关爱流浪动物,养宠人走出家庭小圈子走向公共领域的集体行动。第三,“自我社会”的到来,将宠物纳入以自我为中心建构的关系网络。研究强调宠物友好城市不能仅停留在商业性质的友好,社区在宠物友好建设中要发挥重要作用。

王瑛璞基于田野调查,探究数字电商平台-商户关系转型及动因。研究发现,市场监管力度加强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给电商平台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使平台不得不转变经营策略,通过制定无条件偏向消费者的平台规则将经营压力由组织转嫁给商户。平台-商户关系从互相支持的“共谋”转变为一边倒的“倾轧”,小商户也从合作创新变成低水平内卷。

宋庆宇研究揭示了确保积分制有效性所必须的三个关键制度条件:激励机制、测量机制、制度边界机制。总结了积分制在激励村民参与、确保制度公正性以及防止制度滥用方面的核心发现,并提出了推进“数字为善”的必要性。

赵文景通过政策梳理,介绍了从数据资源到数据资本的过程,并讨论了数据基础制度构建、布局前沿可信数据基础设施、拓宽公共数据开发利用路径、强化企业数据要素开发激励、活跃数据要素交易流通市场、培育数据企业壮大数据产业以及推进数据跨境流动国际合作等七个数据要素价值化的改革方向及其举措。

冯碧楠以Y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例,基于IAD框架,分析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的制度供给难题。研究发现,Y省制度供给基础面临多方面制约,制度供给内容完善性和可操作性不足,制度供给结果创新性不足。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

王娇以某市政务服务改革为例,探究政民互动何以助推行政生态优化。研究发现,该市整体政民互动效能良好,但在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政务服务便利度、政务服务满意度、信息平台数据共享等方面还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以上论文的四位评议人赵文景、宋庆宇、刘学和姬广绪对文章结构、案例选择、研究议题给予充分肯定,并且从研究视角、分析框架、研究方法、词云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评论意见都是关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