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连续第五年撰写年度政商关系的大事与大势。相对于过去几年,2019是“平静”的一年。“稳”字当头之下,是顶层设计的延续:优化营商环境、降税减费、保护企业家产权、亲清政商关系、自强的产业政策;大的结构性因素也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贸易摩擦、资金困难、劳资关系、科技应用、乡村振兴……在过去几年里,这些政策和环境特征成为观察中国政商关系的关键。

如果没有2020年初的这场疫情,上面的这一切仍然会以一种惯性来影响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由于疫情这一变量的加入,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但我们依然可以“预测”几个趋势:

  1. 企业家的预期管理,实质上是一个信任问题;疫情之后,信任重建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2. “智治”创造的市场会有一个新发展,对企业平台治理水平的要求也会上一个新台阶;
  3. 仅仅为满足合规而演的企业社会责任越发鸡肋,真正处理好政-商-学-社四者的关系,企业才能在困境中可持续发展;
  4. 减税降费力度空前,催化各个领域的变革,尤其是政府内部关系;
  5. 资金链更加紧张,纾困的差序格局效应更加凸显;
  6. “反向混改”会成为“管资本”大战略里司空见惯的市场行为;
  7. 更多领域向外资开放,出海的资本却要面临更加不友好的国际环境;
  8. “稳就业”成为“六稳”之首,政府在劳资纠纷中的站位值得关注;
  9. 主动反腐的企业会越来越多;
  10. 扶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更多的企业参与打造渠道下沉和农产品“上行”的0版本。

 

一、营商环境“立法”取得标志性进展,信任建立需长期努力。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大庆之年,必有表彰。在8月召开的全国非公经济人士优秀建设者表彰大会上,100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获得“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而到了年底,企业家们有了自己的节日:11月1日,也就是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做出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讲话一周年的日子,深圳、温州等地人大将该日确定为“企业家日”。这些表彰和节日,应该放到这几年“优化营商环境”的大潮流中去理解。

然而,舆论并不都是充满着欢乐的气氛。同样是8月,国资委主任先后会见了马云、马化腾,竟也能在市场上引发各种阴谋论。到了9月,杭州市政府抽调100名机关干部,作为“政府事务代表”进驻阿里、娃哈哈等100家重点企业,这条新闻又引发了一些人对“政府之手”的质疑。地方政府派干部去民营企业挂职或工作,本来并不新鲜;只不过“政府事务代表”这个新名词,很容易被做文章。经过部分媒体的炒作,2018年已被中央否定的“民营经济退场论”又沉渣泛起。

我们在2018年报告中曾经预测,“(2019年)预期管理会进一步加强,但在总书记已经给民营经济一锤定音的大背景下,民营经济在建国70年这个关键年份不会出现意识形态方面的大波动”。现在看来,2019年确实没有出现2018年那样惊动高层的声浪,但“噪音”并没有完全消失,观望和怀疑情绪依然存在。这反映的现实是,仅仅依靠派发“定心丸”、加强舆论引导、批驳澄清错误言论,并不能完全解决企业家的焦虑问题;而一部分焦虑已经是根深蒂固的信任问题。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和执行,这需要一段时间的反复测试、验证。最终由事实来向市场证明,国家对基本经济制度的承诺是坚如磐石,还只是口头文章。

2019年在制度建设方面,确实也取得了标志性的进展。最重要的是1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出台,也就是俗称的“民企新28条”。之前的10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一些地方政府也继续升级他们的制度建设,比如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开年之初,就专门研究制定了上海营商环境改革3.0版方案。“优化营商环境的锦标赛”依然在全国火热进行时。

这些制度建设加上中国政府过去几年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中国在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中首次排名进入前40,升到31位。国家发改委针对41个城市的营商环境评估结果,似乎没有公开;我们期待2020年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评价之后,能够公开“国考”的结果。

 

二、智治”需求强化科技公司与政府纽带,平台治理攸关企业生存发展。

有人戏称2019年见到了机器人最多的一届国庆游行:许多省的花车上都摆上了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在这背后,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为代表的科技产业的遍地开花。2019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智能+”。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口号如火如荼。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中央更是提出了要加强“科技支撑”的治理体系建设,对“智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人无法理解的是,四中全会的公告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却花了很多的篇幅谈论经济。在我们看来,这两者本来就是相互促进的。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通过“政府造市场”的方式,得以迅速在各类应用场景中落地。例如,浙江省政府联合阿里开发政务钉钉发布,就助力了数字政府从以“网上政务”为核心的1.0时代,走向以“数据化运营”为核心的2.0时代。企业所在地的地方政府背书-产品落地-全国推广,这种科技应用的模式在2019年屡见不鲜,而未来还会更加加快——我们从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中健康码的快速全国化中已经可以看到这一点。

当然,“科技”成为资本与政府共同的新宠已有多年。而科创板在2019年的正式开市,则标志着中国科技企业和资本市场进入加速换挡的新周期。尤其是,10月,高层在集体学习中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重要作用之后,区块链相关的股票更是一度一飞冲天。然而,冲天的股价并不一定全都代表真实的质量。虽然有自媒体“无科也无创,廖化当先锋”的评论略显尖刻,但2019确实也见证了很多“独角兽”的“折角”。对智慧城市实际效果的质疑也一直不断。

另一方面,政府对科技企业也并不都是宠溺,监管同样也在迭代。Facebook的Libra在美国遭遇的强力监管引发了国内的热烈讨论。当中央首次提出数据可作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后,“数权”的分配问题就更加紧迫。6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这些原则虽然是框架性的,但提醒我们注意到,新科技引发的问题主要是社会、文化和政治问题,而非技术问题:从刑事司法、伦理道德、隐私保护到工人权利,再到阶层和性别平等,政府、市场、社会的互动将决定我们最终使用什么样的科技。

 

三、企业社会责任要求加码,可持续发展战略考验“一把手”水平。

官方对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的监管并不局限于科技行业。继2018年底证监会在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规则中加入ESG要求后,2019年3月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随后跟进。12月,香港联交所ESG新版指引《咨询总结文件》又新增了多项强制披露要求。虽然内地沪深两市尚未真正建立联交所那样的上市公司ESG报告制度,但相关评级、审计机构已经闻风而动,中国基金业协会则基于ESG评价体系来推动机构进行绿色投资。ESG风险已经由境外压力为主,转变成国内压力并存的局面。2020年随着疫情的爆发,企业在社会领域的积淀和表现如何,与它们的可持续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到了一起。

面对这种压力,企业的正确反应绝不应该仅限于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满足合规要求这么简单。真正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与企业公共关系、政府关系密切相关,而且是它们面对客户变化、环境变化、人心变化、员工变化的必经之路。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旗舰项目和品牌项目,成为引导行业发展的领头羊,带动业务创新、品牌价值提升。支付宝“蚂蚁森林”被授予2019年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最高奖项——灯塔奖,就是一个例子。

部分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明显加大了“社会责任”的战略地位,上升到“一把手工程”。比如马云正式宣布“退休”后以慈善为主要工作、腾讯宣布将“科技向善”作为企业的新愿景、字节跳动挖来张羽后创新频出、滴滴顺风车整改后重新上线等。这些“大事件”都成为业内讨论的热点话题。有影响力的企业一把手亲自参与和设计企业的社会责任项目,会给企业的社会责任部门带来许多新势能,值得观察。

对“价值投资”和“投资社会回报率”的重视,正催生公益金融这一细分市场的形成。而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加入“社会企业”和“社会创业”潮流,新市场主体的出现倒逼市场监管创新。四川省在“社会企业”监管方面的大胆创新走在了全国前列。四川省委2019年发布的一份文件宣布支持物业服务等企业转为社会企业,后续配套支持政策值得关注。

 

四、减税降费力度空前,“修复”央地财政关系产生长远影响。

2019年的减税降费力度是空前的。财政部年底预计全年减税降费数额将超过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2%。这与年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宣示的“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的目标吻合。这个力度之大,通过对比也许更加明显:2013年-2017年“营改增”等政策五年累计减税规模3万亿元,2018年减税降费规模1.3万亿元。此外,2019年1月1日起“个税”新法正式实施,百姓如期享受到减税红利。

2019年减税最值得肯定的不只是规模,而且还有政策的着力点。在增值税改革中,制造业等行业16%增值税率降至13%,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10%的税率降至9%。增值税是企业最直接的税负,直接降低增值税,使经济主体普遍受益,是直击了痛点。社保也有类似效果,4月印发的《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规定城镇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20%,统一调整为16%。这种简单、直接、快速的做法,在2020年初中央为应对疫情采取的政策中再次使用,比如直接免征社保、直接免除了湖北境内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3个月,其他地区降到1%,等等。

减税也是对财政改革的一个“催化剂”。这首先是政府要过紧日子。2019年“一般性支出压减5%以上,“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的硬性规定,在2020年看来,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作为这种紧日子的间接后果之一,增加特定的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也靴子落地。其中,茅台划转7570亿资产舒缓贵州省隐性债务的新闻,因为茅台深陷风暴之中,而引发了更多的关注。在全国层面,中央和地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于2019年全面推开,并将延续到2020年。

我们在2019年的报告里曾担忧中国是否能摆脱“黄宗羲定律”——也就是政府改革不到位,减去的税还会再涨回来。至少到2020年看来,涨税的可能性不复存在。受疫情影响,减收几乎板上钉钉。但另一方面,2020年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财政支出的刚性压力依然很大。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可能会有更严的规定出台。在地方财力吃紧的情况下,地方专项债和财政赤字会如何,已经引发热议。

在央地关系上,作为对2018年分税制终结的一个反应,在减税降费大背景下,央地收入划分改革首先从增值税、增值税留抵退税、消费税三个税种入手,其中增值税“五五分享”比例不变,但通过“一减一增”的方式修复地方财政收支。其中,将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并稳步下划地方,刺激了地方对消费税的需求。长远来说,可能对地方政府的一系列行为产生影响,比如改善地区消费环境、提供更有质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五、P2P大幕终落,知名企业资金链断裂再考政府纾困。

“纾困”是2018年的一个热词,在2019年依然如此。客观来说,2019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纾困政策,在改善一些企业的经营上取得了成效。但企业的债券净融资仍在持续恶化、民间投资增速仍然低迷不振。到了年底总结时,各大媒体纷纷兜售“寒冬”。王兴“2019可能会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的评论,被频频引用;而马云关于“借钱”的调侃,也让不少人心感悲凉。

2019年里一大批著名企业或企业家因为资金链断裂陷入困境,还有不少知名创业企业倒下。前者包括了海航、力帆、三胞、丰盛、金盾、盾安、精工、银亿、新光,等等;影视行业更不必多说。后者则有淘集集、熊猫直播、比特易等等。金融大佬戴志康、微博大V王思聪,则让这场“寒流”多了些八卦的热度。

很多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其实都是风起于青萍之末,但经不住债权人的蜂拥而至。对于大企业来说,资金链出现问题,地方政府基本都会拔刀相助,通过各种方式“纾困”。这也是我们在2018年报告里所指出的“纾困的差序格局”。这些大企业也许可以通过政府纾困和卖资产套现得以喘气,但更多的中小企业可能已经无法复活。

当然,大企业也并不都只有坏消息。9月,红豆股份、柯利达相共同发起的无锡锡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获银保监会筹建批复。这样自2014年首批民营银行获批以来,国内已经获批的民营银行共有19家,已有18家落地。而过去几年里,大企业们对保险、信托牌照的浓厚兴趣也日增,看重的则是保险平台强大的现金流和投融资属性,以及信托灵活的投融资结构和范围。11月,阿里成为新的港股之王。

受到政策影响较大的除了民营银行、保险、信托,还有P2P。虽然“大幕将落”喊了三四年,但行业清退的形势从来没有像2019年这样清晰过。监管部门对P2P行业整治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出清为目标、以退出为主要方向,多地则是全面清退。仅有不到30家有实力的平台转型消费金融公司。遥想当年的火爆,P2P怎么在几年时间里就把自己给玩废,政府的粗犷监管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真的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六、反向混改引质疑,保护产权的司法宣示成常态。

2019年4月,顾雏军案再审结果宣布,改判有期徒刑五年。这离2017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宣布重申三起产权大案已过去接近一年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政法机关宣布了一系列的举措,落实“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等中央精神,编织起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网”。2019年虽然没有像2018年那样有顶层设计的新法律法规出现,但国务院、最高法、最高检、全国工商联都采取了一些行动,加强了与企业家的沟通。

但“产权”问题并不是完全消失了。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案例,北大资产公司在6月起诉方正集团在2004年的改制无效。第一、第二大股东之间的互诉,给这家深陷债务危机的公司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2019年引发更多讨论的,是所谓“反向混改”的问题,也就是国企入股民营企业逐渐增多。这个现象其实并不是新生事物。但在2019年,由于不少知名民营——最著名是东方园林——引进国资缓解了质押风险,从而成为话题。更有媒体报道,有41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由个人变更为中央国资委、地方国资委、地方政府等在内的国资系。“公私合营“、“国进民退”的言论又不时出现。

然而,反向混改并非“国进民退”。一方面,民营企业可以获得国资的渠道、资源、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混改采取的是母基金的形式,对市场机制的“损害”并不像有些人所描绘的那样危言耸听,反而是国资运营的一种市场化手段,更是国资“管资本为主”的重要尝试。真正需要关心的,是国资从资产管理转化为资本运作之后,管理水平的问题。

市场对“反向混改”的担忧,还涉及政策的稳定性问题。这在PPP领域表现得很明显。虽然2019年有国内首条民营资本控股的高速铁路——杭绍台铁路PPP项目——签约的好消息,但PPP在过去十几年里,政策时紧时松;近期偏向增强各种行政约束。这种不稳定性的增加,才是市场疑虑产生的深层原因。

 

七、贸易争端进入0,外商投资法引领开放新格局。

2020年1月18日,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的签署,为2019年的国际贸易争端画上了一个分号。回放2019年的新年贺词,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放眼全球,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整个2019年,在全球经济增长趋缓和美国加增关税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有喜有忧,走得并不轻松。

这一年,华为、大华、海康威视、讯飞、旷视、商汤等数十家企业被美国纳入实体清单,国内的一些集成电路企业的项目(比如晋华)也遭遇挫折。但总体而言,禁令并没有把它们打倒,反而激发了自主研发的力度。同时,科技围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5G应用的落地:6月,工信部发放了5G商用牌照,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招商引资又有了新内涵。《外商投资法》于3月发布,将与11月通过的《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一起,于2020年1月1日同步实施。6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了“两清单一目录”(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11月发布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列入事项比2018年版减少了20项。负面清单越来越短、鼓励目录越来越长,中国政府确实希望更多的外资进入内地。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特斯拉上海工厂,从0到正式交付,耗时仅仅12个月,特事特办,创造了一个奇迹般的速度。

除了建章,还有设区。2019年,我国自贸区增加6个,总数达到18个。上海临港重获新生,而深圳则被要求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当然,除了引进来,还得走出去。在经历了2016-2017的跌宕起伏之后,大规模资本外逃的现象确实得以遏制。“后资本外逃时代”的企业,虽然面对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和通过“后门”输出资金的诱惑,但更重要的,可能还是在出海之后,如何入乡随俗地做好企业自身的治理——2020年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美国工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反复观看的样本。

 

八、稳就业成六稳之首,科技行业“意外”引发劳资纠纷舆情。

2019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就业作为“六稳之首”,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要求企业规范裁员行为,以六项重点措施防范爆发“规模性失业潮”。对“稳就业”的高度重视,与经济增长的预期有着密切关系。可以想见,在2020年,稳就业的压力会更大。在疫情的影响之下,中央已经出台了一些举措,包括扶持小微企业、研究生扩招,为就业市场打下强心针。

但劳资压力依然客观存在,“找工作”、“招聘”、“招工信息”、“失业金”、“裁员补偿”等相关关键词的百度搜索量激增。只不过在2019年,劳资领袖出现舆情的行业,并不是过去大家关注较多的“农民工群体”。科技企业的“码农”引发了劳资话题——不过我们对此并不意外,因为在2018年的报告里我们就预测,“劳资矛盾在积聚,即便稳就业的目标能够实现,失业或焦虑的中产脆弱人群都比农民工更容易成为下一个火药桶”。先是有关“996”的讨论席卷中国。有人支持,比如马云就认为“966”应被视为福报论,刘强东则有“混日子的人不是我兄弟”的言论,而亦有人认为996无外乎就是“磨洋工”。更多的人表示抗议,在某知名代码托管平台上发起的“996.ICU”的项目,立即得到很多人的响应。接着是一位华为前员工的离职赔偿纠纷事件。这起事件意外让华为面临“人设崩塌”的危机,围绕是华为“构陷”员工还是员工恶意敲诈华为的争论,对立双方无法达成共识。

不过,这两起事件引发的抗议总体来说都是“温和”的。有关部门也通过各种措施避免了舆情升级。但劳资纠纷的解决,归根到底需要制度建设,比如劳动定额、加班费、救济制度、劳动合同弹性、社会保险。对于政商关系来说,面对劳资纠纷,政府如何平衡劳方与资方的诉求,在“稳就业”的压力之下,天平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吗?中央提出的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三个目标,在疫情之后,会对哪些行业带来利好?而2019年4月,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局发布的13个新职业信息大都集中在高技术领域,又会给供需两侧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都是2020年留给我们的一个悬念。

 

九、金融反腐力度继续加大,企业反腐频频主动爆料。

2019年是“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之后的第一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执纪审查中管干部20人省管干部408人,可见高压反腐态势仍然保持。除此之外,2019年的反腐败工作有三个值得一提的特点。一是深挖涉黑涉伞腐败;二是干部主动投案或自首的消息抢眼;三是在金融领域强力反腐,甚至刮起金融反腐风暴。

在2019年,有中信集团赵景文,国开行胡怀邦两名中管干部落马;20余名金融领域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国企和金融单位干部被通报,涉及银行、保险、信托、担保、投融资和金融监管机构等多个部门。与近年金融领域的落马干部相比,2019年呈现增加趋势。这些反腐举措,有利于堵上金融领域的一些漏洞和风险,有利于净化政治和行业生态。

虽然2019年公开涉及反腐败大案的著名企业家很少,但主动反腐的著名企业却似乎增长了许多。滴滴、百度、小米、360、美团、优酷等互联网公司以及大疆这样的科技公司,都通报了内部腐败事件的处理。虽然互联网企业反腐已经多年,有的企业甚至在制度建设上已经成熟,但2019年的特点是自曝家丑,且数量众多,因此引发了公众的注意。同样自曝家丑集中的行业,还有房地产。仅2019年,就有复星、万达、中粮、保利、雨润多家企业高管违规事件被企业主动通报。

企业反腐风暴,既有市场环境下行、竞争加剧的经济原因,也有国家反腐力度空前、企业先消除隐患的政治原因。同时,大企业也可以通过反腐,淘汰掉那些不合格的员工甚至重组内部权力关系,治一治大公司的官僚病。身处资金短缺的寒冬,企业反腐的大戏也许刚刚开演。

 

十、“下沉市场”走红,扶贫攻坚最后一年的赛道依然拥挤。

我们在2018年的报告里,将“资本下乡”热潮下的农村列为未来最大的风险策源地之一,这个判断依然没有改变。当然,伴随着多年的深耕,在“扶贫攻坚战”的大潮下,一些企业确实在农村、小城镇里摸爬滚打出了自己的商业模式、积累自己的社群、培养了用户习惯,甚至改变了乡村的产业和基层治理的面貌。大企业打通农村市场“最后一公里”的举措,甚至带动了一个产业生态,以地平线传媒和村村乐为代表的墙体广告公司迅速发展。

到了2019年,“下沉市场”这一概念的走红,无外乎是更多的企业发现,自己在一二线城市扩展达到瓶颈,而“别人家的公司”竟然能够在传统、老土的地方高歌猛进,羡慕嫉妒恨之余,也想加入到这场“流量争夺战”之中。

然而,下沉市场并不是通过撒钱就能打通的。简单地把一二线城市的套路和经验应用到下沉市场,把它等同于“中低端市场”,忽视了乡村、小城镇、贫困人口、边缘群体、小镇青年的生活、感情和认知,就不可能做出真正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所谓深耕存量、塑造品牌也就是水中之花,更不可能快速复制出李子柒这样的“2019新晋网红”。新一代“视商”、社群电商的黑马态势,都提示商业分析需要更多带入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心态这样的社会学视角。

除了企业加大赋能与基础设施配套这样的“重资产投入”,在农产品上行的概念之下,企业在乡村能深耕出多深厚的政商关系也很关键:地方政府甚至党务系统的背书,往往能让企业在招商中获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政策,比如农村电商创业者、农产品地理标志等政策引导。农业农村部等部委发布的《关于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网络、数据、技术和知识等要素作用,以市场为导向推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助力脱贫攻坚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即便疫情当前,中央还是坚定表达了2020年要完成现有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可能会进一步推动更多的企业参与打造渠道下沉和农产品“上行”的2.0版本。

然而,2019年的ETC乱象提醒我们,下红头文件、摊指标、强制安装等简单粗暴的运动,仍然是一些地方推进工作的习惯做法。在有些地方,连高速公路、ETC通道都没有建成的情况下,基层却都被摊派了安装指标,优惠政策、价格机制等市场化的手段付之阙如。就像下沉市场并非万能一样,运动动员也非万能。最好的图景是“善治”的政府加上“益商”的企业,最糟的图景是粗暴的政府加上漫灌的市场。

 

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私营企业主群体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评论意见都是关闭的。